永信和瑞 | 杨建觉创意设计中心

发布于: 2025-01-17 16:09

 团队简介 
二十年风雨,二十年征程。无限的梦想,无限的激情。
靖港古镇、乔口渔都、新康戏乡、铜官陶城……敢于弄潮,迎来的是历史保育和湘江古镇群的诞生。
太平街、潮宗街、都正街、楠木巷、西园北里……怀揣历史,换来的是游人如织、重生光彩的窄巷宽街。
岳麓山后湖文创园、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、雷锋纪念馆、乔江书院……坚信创意,辅作而成的是共和国宏图大业和精神文明。
建筑师杨建觉和他的伙伴们,历二十个春秋,用汗水、用心力、用忠诚,为失忆城市找回念想,让破败街巷重获新生,给乏魅建筑披上锦衣,变混浊空间充盈灵性,众多获奖作品和传媒赞美就是证据,百姓欢喜和专家认可就是证明,这样的付出太值了!
一直在路上,我们开始自问:未来设计路径往何处拓?未来邻里亲情往何处寻?未来城市文化往何处走?未来Al 影响从何处导?……
无论如何,底线思维是有的,一以贯之的思维坚守就是:
一、保护是使命
老建筑、老街巷、老格局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,她们连接过去与未来,传承工匠身份、挖掘生活故事、弘扬本土精神, 是文化更是文明。
二、更新是常态
一个时代应该拥有一个时代的选择与担当。当下中国城市建设决不会走强拆强建、推倒重来的老路,生态优先与有机更新将成设计标配,灵活性与变通力将成衡量设计师能力的最强音。
三、故事是方法
过往二十年边讲故事,边做设计,既是方法,也是理论,更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佳呈现。一个有魅力的城市是有故事的城市,一个特色鲜明的设计背后一定有故事。
四、创意是灵魂
AI 时代,一个信息堆积、瞬息万变的时代,更是一个高科技和高情感冲突、并置与交融的时代!真正对得起时代、对得起人民的设计,要从古今中外文化中吸取营养,要从平凡百姓生活中追逐梦想,要从价值价格火拼中寻找平衡,这是创意的根本和灵魂。

杨建觉创意设计中心将尊重人性人情,勇追现代科技,拥抱创意灵感,在前行道路上坚守、坚持、坚强!




代表作品 
城市更新

· 长沙太平街

· 长沙都正街

· 长沙潮宗街

· 长沙坡子街

· 长沙黄兴路步行街

· 长沙麓山南路

古城古镇

· 长沙靖港古镇

· 长沙乔口渔都

· 长沙铜官陶城

· 长沙炭河古城

· 许昌曹魏古城

· 九江修水古城

文旅策划

· 长沙后湖文化园

· 长沙非洲文化公园       

· 宁乡创意煤城

· 张家界禾田居度假酒店

· 长沙古道潇湘

· 长沙西文庙坪

公共建筑

· 宁乡市民中心

· 长沙雷锋纪念馆           

· 望城乔江书院

·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

· 贺龙纪念馆(二期)

· 朱训德美术馆

 麓山南路提质改造 
LUSHANNAN ROAD RENOVATION

岳麓山是文脉之山、英雄之山、图腾之山。俯卧在岳麓山脚下的麓山南路是一条不可复制的生态之路、书香之路、青春之路!这里集结百年、千年的历史景点,串起中南大学、湖南大学、湖南师范大学和一系列科研机构的人文故事,梁思成、林徽因、陈国达、刘敦桢、柳士英、陈文山、杨慎初、杨树达等一代风流人物都在这条路上留下鲜明烙印,真是风景这边独好!!

挑战严峻

麓山南路,作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的最重要载体,如何让沿线建筑找到自我调性、长年拥堵找到出路、沿线师生找到归属?如何让学府气质融化在空间里、人文精神崛起在校园中?是问题!更是挑战!

路权重置

麓山南路是一条全路段、全天候、全季节不缺人流的大学街、文化街、艺术街、创意街、商业街、旅游街,绝对不应该以机动车为交通主导。吸收国际先进交通规划理念,把路权还给教授、学生、观光者、步行者和骑行者,把四车道变为三车道、双向通行变单向通行,4米宽人行步道全线拓展为10 到12米,被抱怨,更被赞扬。

文化自信

湖湘文脉,源远流长。千年学府,弦歌不绝。我们选址湖南师范大学路段一处挡墙,以书香坪命名,将湖湘文化代表人物屈原、周式、周敦颐、王夫之、魏源、曾国藩、左宗棠、黄兴、蔡锷等十三位湖湘人物艺术的推出,有厚重,更有温情。

公众参与

一个叫二里半的地方,过去50年里留下的是黄土高坡印象,它却是进入大科城的第一景观。借机,我们发起了一次公众参与活动——大科城入口标识竞赛。多方锤炼,一座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地标拔地而起,绿植垂挂、耐候钢板、清水混凝土墙在碰撞中共融,“一座城市因教育而兴” 精准点题文化初衷。

理念坚守

我们不那么关注风格、流派或主义,庆幸,“大学红、 经典型、创意心”设计思想落到实处:每个场景,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意犹未尽,对旅游观光者而言意味深长。在湖南首条素洁的清水混凝土人行道上,来来往往着退休漫步的老教授和快乐骑行的大学生,我们足够欣慰。 
 楠木旧事节点设计 
NANMUJIUSHI LANDSCAPE SPACE DESIGN

杂草丛生,徒留破壁残垣独守。

两墙相对,貌似夹起堂屋一间。

在楠木厅巷这个毫不起眼的角落,

这座上世纪30年代的公馆里,

究竟埋藏了什么秘密?
借长沙历史步道建设和城市有机更新契机,用写意的方式,建构一间具有典型长沙公馆特征的堂屋,名曰楠木厅。堂屋前墙的麻石门敞向街坊,太师壁将堂屋作前后分隔,壁上高悬牌匾、山水画和对联,壁前置长条几案、八仙桌、太师椅,壁后承接居家院落。紧贴堂屋两厢高墙的“扶壁钢构”,充分尊重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中的“原真性”原则:旧就是旧,新就是新。

堂屋,在长沙传统大宅府邸中,既是逢年过节祭神拜祖的场所,也是家庭成员聚会交流的场所。受儒家文化和礼仪教化影响,长沙堂屋多呈中轴对称布局,又以中为尊、东为贵、西次之、后为卑形制认同。堂屋正中悬长轴画幅称“中堂”,多为福禄寿三星、岁寒三友、钟馗捉鬼、山水图之类国画。楠木厅将这一早已碎片化的历史文脉,用公共环境艺术名义来记载、来念想,希翼诞生出一个经典长沙记忆。

 西园北里重要节点有机更新 
XIYUANBEILI IMPORTANT SPACE RENOVATION
一条西园北里 半部长沙风云
全长 560 米的西园北里,巷道奇矮、奇窄、奇折。作为长沙历史步道重要组成部分,她的历史渊源极丰、文化掌故极多。湖南巡抚陈宝箴居住过的蜕园、湘军名臣左宗棠的左文襄祠、胡元倓创办的明德学堂、黄兴创立的华兴会都云集于此。毛泽东早年在这里发动和领导学生参加五四爱国运动,发展革命团体新民学会。
魅力故事 —— 结合历史文化的公共空间
设计坚持少拆、多留、多改的理念,深挖细抠街区内每个年代、每处遗存、每个角落背后的故事,并将这些珍贵资源植入公共空间节点之中。西园门楼、西园古井、西园历史陈列馆、文襄园、大宅门、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、泰安里门楼公共景观节点,带给观众极大的满足。
民众参与 —— 融入在地人情味的公共空间
历史街区保留着最鲜活的城市烟火气、世俗感和平民味儿。街角闲谈、树下纳凉、黄昏嘻戏、灯下观棋等这些即将消失的生活,借西园北里保护契机得以复兴,延续着历史、温暖着人心,真实构筑“人的街道”。
民众所需 —— 改善市民生活的公共空间
生活的原真性是历史街区主要属性之一 , 多样的市井生活是老长沙特色所在 , 因此公共空间的改造一定要适应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 , 西园北里更新作为长沙旧城更新中解决民生问题的典范,提升的不仅仅是街区的颜值,更是通过巧妙地方式解决居民迫切的生活需求,这是当下城市更新实践过程中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议题。在此背景下,西园天桥节点应运而生。
业态赋能 —— 故事 , 在一家家小店里续写着
更新后的西园北里唱片店、咖啡店、展览馆、书店、茶馆、点心屋、民宿、甜品店、艺术节等消费业态纷纷入驻 , 文化聚宝初具雏形, 多元文化相交相融 , 西园北里已经成为长沙文旅新地标、时尚生活圈、打卡聚集地。

历史为根、文化为魂 ,把文旅、商业及空间完美融合, 激活历史街区活力,共筑在地生活魅力,是梦想也是必然。通过一个个自我更新的微案例,我们一点点去影响,一点点去赋能,一点点去让自己无法安放的青春找到停泊的港湾。

永信和瑞 总部(点击查看地址)  


  • 返回顶部
  • 联系电话:0731-89767891
  • 联系邮箱:yongxin@yongxinepm.com
  • 返回顶部